“他是虎贲士王昌,是陛下的随身侍卫,当时他和丁侍中一起近前看着陛下,寻找陛下的时候,他还捡到了陛下随身佩带的玉佩。”
夏侯渊指着虎贲士王昌,又把玉佩交到曹操手里。
曹操拿着玉佩看了一眼,提起在丁冲眼前晃了晃。
丁冲忙道:“不错,这正是陛下随身佩带之物。”
曹操有一年多没见过天子,自然不知道天子身上平时佩带什么,而丁冲经常进宫面见天子,肯定知道。
“既然捡到了陛下随身之物,说明你们追对了方向,为何却追不到陛下?难道陛下会飞吗?”
曹操用一种极不信任的眼光看着王昌。
“我不知道。”
王昌显得有些慌乱,不敢抬头去看曹操。
他追随天子刘协已经有七八年,亲眼目睹了天子这些年的悲惨之状,而又为自己的无能为力感到心忧。
之前在长安的时候,李傕曾让他去追杀偈者仆射皇甫郦,他故意放走皇甫郦,回去跟李傕说追不上。
最近一段时间以来,他又看到天子行为举止有些反常,觉得可能会有事情发生。
果不其然,今日天子要在路边如厕,他就猜到天子可能想要逃离曹操的掌控,尤其是看到天子脱衣之后,更加坚定了心中的猜测。
当时他还故意在丁冲和那两个小黄门面前晃了一下,也正因为这样,丁冲等人才没有及时发现天子逃跑。
等到丁冲等人发现时,他又第一个冲了过去,就算没有捡到玉佩,他也会故意把众人带往错误的方向。
他本来以为,自己这么做可以瞒天过海,不会引起怀疑。
可是现在看着那两个小黄门当场身死,加上对曹操的了解,他知道自己的下场会是什么。
“说吧,劫走陛下的人是谁?谁是你们的同谋?”曹操盯着王昌,冷冷问道。
曹操此时已想明白,不能说是天子出逃,要说是天子被劫。
“我不知道。”
王昌仍然重复着这句话,脸上显得甚是惊慌,但他没有和那两个小黄门一样跪地求饶。他也怕死,但他已准备好受死!
“杀!”
曹操声音很轻很淡,但在丁冲等人听来,却如雷霆之音。
随着曹操音落,许褚跨前一步,举刀劈下,虎贲士王昌被砍倒在地。
“今日随陛下出城的虎贲士和羽林士,全部杀了。”
曹操声音很低,脸色如常,让人一点也看不出他心中之怒。
“把他绑了,带回去。”曹操指着丁冲,淡淡说道。
“明公,我没有,我没有啊!”丁冲被两个兵士按住,急忙喊道。
但是不管怎么喊都没用,他被兵士押了下去。
“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?”
夏侯渊看着丁冲被押走,心里也紧张起来,问道。
“先回城,你派人继续搜寻陛下,一有消息立刻来报。”
曹操似乎没有要追究夏侯渊的意思。
天子跑了,现在最要紧的是稳住许都城,不能让城里乱起来。
很快,曹操回到许都,下令兵马在城外安营,又派出许多人马四处寻找天子。
日已西斜,天色将暗。
“明公,此事须速下结论。”
此时司空府中,曹操与郭嘉在厅中对坐。
郭嘉在回来的路上就一直在想,先是想着天子到底是如何逃脱的,但一直想不通,便又想着后面的事应该怎么处理。
“你说。”
曹操现在心里也有些乱,听郭嘉这么一说,眯起眼睛看着他。
“明公认为,天子是被劫,还是自己要逃?”
“这还用说,谁能在一眨眼之间劫走陛下?肯定是天子与袁绍里应外合,才能逃得如此顺利。”
“既然是天子自己逃走,那么明公该安排后事了。”
“唔,你接着说。”
关于善后之事,曹操心里有自己的想法,但他现在也想听一听郭嘉的想法。
“天子逃走,说明他与明公不能同心,而天子若是逃到冀州,为袁绍所用,袁绍奉天子率兵来攻,则明公将会失势失义,无势无义,则失士心,到时明公恐将难胜。”
“如今之计,应即刻诏告天下,就说天子在半道遇刺身亡,而刺客年纪相貌与天子相似,可能会假冒天子,然后速立皇长子冯为少帝。如此一来,即便袁绍得了天子,也不可为其所用了。”
听了郭嘉的话,曹操很满意。
因为郭嘉的智,更因为郭嘉的忠。
能提出这样的建议,说明郭嘉是真的为曹操考虑。
实际上,曹操早已想到这一层。
天子逃脱,最坏的结果是他跑到冀州,然后袁绍奉天子来讨。
如果真的是这样,那在许都的许多人可能都要倒向袁绍,只怕到时候冀州兵马还没到,就已经有人攻开许都城门准备迎接了。
这是曹操最为担心也无法接受的结果。
所以当前最重要的有两件事,不管天子现在是生还是死,在名义上,他都必须死。
只有天子死了,才能立皇长子刘冯为新帝。刘冯是刘协的儿子,立他为帝,没有人会反对。
有了新帝,天下便有了定论,再加上刺客与天子相貌相似的说法,就算袁绍得到了刘协,别人也不会去相信。
同时,一个四岁的孩童,肯定比一个十八岁的少年更好掌控。
“唔,皇宫里和许都城里的人太多了!来人,去把伏皇后和董贵人都关起来,小心看守。还有伏完和董承,都抓起来,听候处置。把赵司徒和荀令君请进来吧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