荀悦,字仲豫,他父亲叫荀俭,字伯慈,死得早,是“荀氏八龙”之首。
荀彧的父亲荀绲,字仲慈,官至济南相,是“荀氏八龙”中的老二。
而不到百日便从布衣之身升迁到三公司空的荀爽,字慈明,也是“荀氏八龙”之一,排行第六。
荀俭和荀绲是亲兄弟,所以他们的儿子荀悦和荀彧的关系是比较亲的。
荀彧跟了曹操之后,就把堂兄荀悦叫来,先是在曹操帐下行走,天子迁到许都后,当了黄门侍郎。
另一位荀氏名人荀攸,虽然是荀彧之侄,实际上他们的关系有些远了。
荀彧的祖父是荀淑,而荀攸的祖父荀昙是荀淑兄长之子,也就是说,荀攸的曾祖父和荀彧的祖父荀淑是亲兄弟,所以侄子比叔父年纪大也很正常。
“拜见陛下!”
荀悦看到天子入殿,急忙起身行礼。
“啊……”刘协拿手遮嘴打着哈欠,目不斜视,径直走到上首跪坐下,看到荀悦仍然躬身站着,挥了挥手道,“荀侍郎,坐吧。”
“荀侍郎,今日要讲何书?”
刘协看到荀悦面前案上放着一堆书简,心里有些发慌,自己这么困,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听他讲完。
自从到许都后,孔融、荀彧和荀悦这三人就经常来陪刘协读书,给他讲解。
看得出来,荀悦今日来肯定是受荀彧所托,目的就是让自己没有时间去寻欢作乐。
“陛下,臣今日不讲书。”荀悦看着面前案上那堆书简道,“这些乃臣所作,名为《申鉴》,共有五篇,请陛下先看看。”
荀悦说着往殿门口的两个小黄门招了招手。
那两个负责监视的小黄门急忙过来,把他面前的书简搬到刘协案上。
“这么多!”
刘协展开一卷,半眯着眼看着,哈欠连连。
不一会,他眼睛就彻底闭上了,微垂着头,正在打盹。
“陛下,陛下。”
荀悦见状连忙叫道。
“嗯,嗯。”刘协听到叫声,努力睁开眼睛,看着荀悦道,“荀侍郎,你的这些书简,朕晚上再细读。”
“陛下昨夜睡得不好吗?”
“好啊,朕睡得很好,和董贵人一起睡的。”刘协笑道。
荀悦暗暗摇头,劝道:“陛下,夜里不要睡得太多!”
“睡得不多今日岂不是困乏!”
刘协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,故意装糊涂道。
“唉!”荀悦轻叹一声,忽然正色道,“陛下,为人者不可失色,为君者不可荒政。然致政之术,须先屏四患,乃崇五政。”
“四患者,一曰伪,二曰私,三曰放,四曰奢。伪乱俗,私坏法,放越轨,奢败制。俗乱则道荒,虽天地不得保其性;法坏则世倾,虽人主不得守其度;轨越则礼亡,虽圣人不得全其道;制败则欲肆,虽四表不得充其求矣!”
“五政者,兴农桑以养其生,审好恶以正其俗,宣文教以彰其化,立武备以秉其威,明赏罚以统其法……”
荀悦和孔融一样,滔滔不绝的说着,而刘协垂头跪坐,早已入了梦乡。
“陛下,陛下。”
刘协迷糊中听到声音,用力睁开眼睛,却看到是守在外面的太监进来。
“陛下,丁侍中来了。”那太监禀道。
“快让他进来。”
侍中丁冲虽然可以进入禁中,但要面见天子还是需要通禀请见。
只有三个人不需要通禀就随意入殿,一个是侍中守尚书令荀彧,一个是少府孔融,还有一个是司空曹操。
不过曹操已经有一年多不进宫了,如果是他来了,肯定会有人提前来报,说不定刘协还得起身相迎。
荀悦本来还在说着自己的为政之术,此时停了下来,静静看着。
丁冲的到来,顿时让刘协提起精神,仿佛困意一下子全没了。
这是他今日最想见到的人。
如果说有什么话需要带给曹操,丁冲是最合适的人选。
“丁侍中,你这木匣子里装的是什么宝贝?”
丁冲行礼还未坐定,刘协看到他手上拿着一个略显沉重的木匣子,奇怪问道。
“陛下,曹司空听说陛下想要黄金和铜钱把玩,又知少府库中金少,便让臣带来一斤黄金和一千铜钱献给陛下。”
丁冲说着把木匣拿起。
小黄门急忙过来把木匣拿到刘协面前放下。
刘协打开木匣,赫然看到里面放着一块黄灿灿的金饼和好多串铜钱。
“哈哈哈……司空体谅朕心,知朕所好,可为仲父啊!”刘协显得异常欣喜,拿起金饼仔细看着。
“赏!”
片刻之后,刘协突然说了一个“赏”字,但说完之后,他自己愣住了,不知道自己可以赏赐给曹操什么。
“丁侍中,你说朕该赏给司空什么呢?”
刘协自己想不到,只好向臣子求教。
丁冲感到愕然,现在的天子还是他之前所见到的那个天子吗?差别太大了,简直让人难以置信。
“司空献金是为了让陛下欢喜,不敢求赏。”
丁冲也想不到天子现在可以赏赐给曹操什么。
只是给了这一斤黄金和一千钱,又不是什么功劳,能怎么赏。
而且,天子手里又没有什么稀世宝贝,能拿得出手的,曹操也不稀罕。
甚至可以说,除了身份之外,现在天子所拥有的一切,都是曹操给的。
“嗯……”刘协想了一下,突然眉目一展,忙道,“曹司空体谅朕心,解朕之忧,增邑五百户!”
丁冲和荀悦一听都傻眼了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