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融闻言一愣,把那些想说的话生生咽了回去,急问:“陛下要黄金和钱财何用?”
少府乃九卿之一,中二千石,负责掌管宫中财货。
天下的田税和算赋归朝廷,由大司农管理,而山海池泽鱼盐之税归皇家,由少府管理。
可以说,少府管理着天子的私房钱。
刘协此时仍然是一副笑脸:“朕就是想看看那些黄金和铜钱,看着它们,朕会睡得更香。”
孔融无奈地摇了摇头,低着头缓步走到侧席跪坐下,叹气道:“陛下认为,府库之中会有百斤黄金和十万钱吗?”
“没有吗?”
刘协知道现在的少府库中钱不会多,所以没有狮子大开口,不要一百万,只要十万。
手里有了钱,就可以赏赐给那些曹操派来监视自己的人,以曹贼多疑的性格,那些得赏的人估计都会死。
而且逃离许都之后去荆州的路上也需要用钱,必须提前准备好。
或许曹操正是防止刘协在宫中收买人心,一直严格控制着天子的用度,尤其是黄金和铜钱,刘协手里是一点都没有。
“陛下自登位以来,流离不定,到许都也不过二年时间,而天下州郡各自割据,招养兵马,断绝贡税,如今府库之中勉强虽有十万钱,却无百斤黄金。陛下若需何物,臣自会让人送来,只是若要这百斤黄金和十万钱,恕臣不能从命!”
孔融直视着刘协,语气显得非常坚决。
“百斤黄金给不了,那十斤黄金呢?十万钱给不了,那一万钱呢?”
刘协腆着脸,就像是儿子向老子伸手要钱一样。
孔融顿觉无语,片刻之后才谆谆言道:“陛下贵为天子,乃国之至尊,岂可贪慕小财!贪小则必失大,望陛下谨记!”
“那一斤黄金和一千钱总可以给吧?朕只是想看看。”
刘协仍不死心,讨价还价。
孔融登时气得脸都绿了,颏下胡须抖个不停。
他腾地站了起来,双手紧紧攥着拳头,想要一脚踢翻面前桌案却又生生忍住,良久方才大声言道:“陛下,《荀子》曰,修礼者王,为政者强,取民者安,聚敛者亡。故王者富民,霸者富士,仅存之国富大夫,亡国富筐箧,实府库。筐箧已富,府库已实,而百姓贫,如此则是上溢而下漏。陛下不视书简却重金财,屡屡不听臣下劝言,臣……臣已无话可说,臣请告退!”
孔融说完对刘协微微揖手躬身,也不等天子发话,便拂袖离席,快步出殿去了。
“朽木不可雕也!不可雕也!!!”
出殿之后,孔融摇头长叹,脸色比进殿的时候更加阴沉。
他行到禁门处,正好遇到荀彧进来,急忙迎了上去。
皇宫之内又有禁中,禁中乃是天子安寝之地,一般人进不来。
禁门曰黄闼,也就是黄门,因此服侍宫中的太监称小黄门和中黄门,而中常侍、侍中和黄门侍郎这些人都可以进入禁中。
“文若,你这是要何往?”
孔融明知故问,荀彧进入禁中,肯定是去拜见天子。
“听闻陛下今日又沉迷歌舞酒色,不乐读书,我正要前去相劝,少府去劝过了?”
荀彧从没见过孔融生这么大的气,看来陛下今日实在是太过分了。
“哼,我口舌都说干了,陛下犹若未闻,竟然还要我给他送去百斤黄金和十万钱……”
孔融把刚才殿中的情况说了一遍。
“陛下此前并未如此,近来忽然大变,当真怪哉!”
荀彧满脸的不可思议,天子自从到了许都,一直都是用心读书,未曾迷恋歌舞酒色,不知道最近这是怎么了!
“荀令君,你去劝吧,反正我是劝不听了。”
孔融说完鼓着气走了,荀彧则是急步向刘协所在的寝殿走去。
殿内,刘协向站在殿门处的小黄门招了招手:“来,为朕斟酒。”
这两个小黄门虽然是曹操安排来监视刘协的人,但是在宫内,天子的话他们不敢不听。
二人对视一眼,其中一人快步过来,小心谨慎的给刘协斟酒。
“今朝有酒今朝醉,明日愁来明日忧。”
刘协举起酒杯,不禁感慨了一句。
“不知陛下有何忧愁?”
随着声音,荀彧快步进了殿内,向刘协躬身行礼。
刘协对荀彧的出现并不意外,孔融来劝,他也会来劝,这二人都算是天子之师。
“荀卿,你常在禁中,竟不知朕之忧吗?”
荀彧闻言一愣,看着披头散发似显洒脱的刘协,皱了皱眉,恭谨答道:“近来陛下终日闻歌观舞,又有贵妃相陪,共饮美酒,臣实在不知陛下何忧之有。”
刘协仰头饮尽杯中之酒,将空杯放回案上,在旁边服侍的小黄门赶紧又斟酒满上。
“不知荀卿是真不知,还是装不知?”
刘协面上带着一丝玩味的笑意,看着荀彧问道。
荀彧面色微变,心中暗惊,先是瞟了天子身旁的小黄门一眼,又回头看了看候在殿门处的小黄门。
“臣是真不知,陛下醉了,快扶陛下回房安歇。”
荀彧向天子身旁的小黄门示意。
那小黄门赶紧应了声:“喏。”
候在殿门处的小黄门也急步走过来。
“勿动,朕没醉。”
刘协轻喝一声,已经抓着他胳膊的小黄门顿时停住,看向荀彧,投去询问的目光。
“退开。”
不等荀彧示意,刘协突然猛喝一声,面露怒意,转头瞪着那小黄门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