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说道香,哎呀,我的红薯酒啊!!!哈哈哈,送走了四大公子,文芳,让他们给我带辣柳回来,我们做酒曲!告诉村长,红薯想吃就吃了!不用藏着掖着了,哈哈!!玉米拿出来吃掉它们!”
秦琪悠想到送走了四位公子,地下室的玉米也可以继续吃了,不知道放了这么久还能不能吃啊,还有她的红薯酒,玉米酒,想想都咽口水啊。
齐文芳被秦琪悠的高兴传染,顿时也笑了起来,“辣柳是啥啊?辣的柳枝吗?”
“不是,村里应该有人知道,就是那个紫红色杆子一节一节的,掐断有冲鼻子辣味的野草,屋后你去找找看!好像翠儿家门口就有一丛!表面青色背面紫红色叶子的,开白色小花!另外弄点橘叶,桂花叶,马鞭草,竹叶。”
“好,我这就去找找看,需要多少呢?”齐文芳印象中好像见过这东西。
“辣柳先弄一大把回来,其他少许,洗干净,拿回来晒干。”
齐文芳吩咐了秦央,秦央高兴的跑去找材料去了。
午饭期间,秦家一家在大厅里用饭,秦琪悠没有食不语的习惯,对秦南说道,“下午南哥带秦央和黄鑫蕊去杨秀才那里问问看,下半年的束脩需要多少钱,另外送一旦红薯过去。”
“夫人,秦南这次南下,用了四百多两银子两,怎么还好再破费,让蕊蕊去上学就可以了。”秦南把四百多两银子都留给了秦家瀚,虽然杯水车薪,但也算他作为秦家一份子尽心力。
“都要去的,以后我身边的人都要认得字才行,姜青也是认得字的,黄鑫蕊认得几个,但远远不够,等以后我们去镇上去县城开店铺的时候,她们不认得字不会算数怎么帮我?最少也得能做账房!”
秦南不做声了,既然是为了以后用人方便,只要秦琪悠愿意,他也乐意去学。
秦央知道自己要去上学,顿时皱眉,她自知自己不是学文的料子,还要学算学?秦央一脸拉跨。
一旁的黄鑫蕊倒是暗暗心喜,如果不是祖父去世的早,她或许也算小才女一个了,看夫人那天河边对诗如流,很羡慕。
姜青眼睛微红,“谢谢夫人栽培!”
黄大山放下饭碗,“以后大山一定努力干活!夫人有什么需要的尽管使唤!”
“大家进了秦家的门,就是秦家人,不用太客气。为了家里过的越来越好,我们大家都要一起努力!”
午饭后,秦南带着秦央和黄鑫蕊,挑着一担红薯去了杨家村。
黄大山则拄着拐杖,去后山砍嫩枝条回来放堆肥坑里,村里人都佩服黄大山,瘸着腿都出来拼命干活。
姜青除了帮厨房干活,把菜地打理的清爽,青菜长得越来越好。其余的时间里则帮全家缝制衣服,清洗衣服。
齐文芳在秦琪悠身边贴身伺候,制止她出门吹风,劝告她少洗澡,少洗头。
田野里还是热闹繁忙,田野里两台收谷机轰轰的响,四公子离开的时候,黄文义和蒋文友两家都没有来送,因为农忙实在是太忙。
辣柳草一天就晒脆了,秦琪悠吩咐姜青碾碎了这些植物。
过筛后的植物粉末,加米粉和水,按照比例混合,搓成丸子,放置在团箕内,盖上稻草,放在温度比较低的地窖内。
三天后,大雨不期而来,收稻谷的村民在收谷机收谷桶加持,和相互帮助下,顺利收谷入仓。
收回粮食的村民看着大雨都暗自松一口气,如果雨连续下半个月,地里的谷子就要发芽在田里了。
看着大雨,秦琪悠直叹气,酒曲发酵好了,长了长白毛,还没有晒干呢。
“今天就蒸红薯吧,酒曲湿润的也可以用的。”秦琪悠一声令下,秦家顿时就忙开了。
秦央和黄鑫蕊,秦怀玉都去上学去了,家中就几个成年人和两个奶娃。
杨秀才要的束脩也很简单,每个月两个女娃上学,给送一担红薯就可以了。现在粮食太贵了。二两银子都买不到多少粮食。
黄大山已经扔了拐杖,能微微瘸着走路了。
秦南还是后面才知道黄大山的瘸脚上因为跟野猪杠上受伤的,他决定教几手功夫给黄大山。所以现在秦家晚上有三个人在努力练武了。
蒋大梁家进入农闲时间了,蒋有才没事就在秦家打转,今日蒸红薯,便逮着他干活了。
洗红薯,烧水,煮红薯,样样都是费力气的活儿。
河边,秦南正挑着一担红薯在清洗,他得知是要酿酒,高兴得脸上笑容都藏不住。
齐文芳来到河边拿红薯,见秦南那高兴劲,白了一眼秦南,“看把你高兴的,要不是你带那一罐酒回来,家中也不会浪费这么多粮食给你酿酒!”
“嘿嘿,我不会喝多的,说不定夫人是要卖酒的呢!”秦南回归蒋家村后心里才踏实,在这里,不用背负太多东西,能开开心心的过日子。主家就像一个亲妹妹一般,见自己爱吃鸭子,就给做各种口味的鸭子,知道他爱吃烤鸭,五六只烤鸭说给他就给他了。他要去见原来的秦家人,粮食说给就给,银子也毫不吝啬,要说他不感动是不可能的。
这次归家来,拎着一罐劣酒,让她知道自己爱喝酒,这一闲着就开始做酒曲,酿酒,秦南心中温暖满满。
“这穷乡僻壤的,卖给谁去?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