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微臣拜见陛下,陛下圣躬安!”
一走进谨身殿,代王朱桂就下拜行礼。
见他如此郑重的模样,朱允熥赶紧上前一把将他扶住道:“十三叔快快请起,为何行这么大的礼?有什么话起来说。”
“是,微臣多谢陛下!”
将他带到偏殿,二人落座之后朱允熥才问道:“十三叔这么早前来,可有什么要事?”
代王朱桂回答道:“回禀陛下,微臣来京城已经几个月了,早就超出了藩王回京时日的礼制,若非陛下恩典一再的挽留,微臣也待不了这么长时间,
如今年已经过了,微臣也该回去了,所以今日特来向陛下请辞。”
之前朱桂就曾经请辞过,只不过做朱允熥并没有答应,让他仍旧留在京城。
这一方面是因为徐妙锦将要生产,有她姐姐代王妃在宫中照应着,她也可心安,
并且在孩子出生之后也需要有人照顾,代王妃是生过孩子的人,在这方面也有经验。
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朱元璋,他毕竟年龄大了,许多时候都会感觉到寂寞,这是老人家的常态,都期盼儿孙在身边。
朱允熥闻言道:“十三叔,马上就要开春了,北方瓦剌鞑靼应该不会进犯大明,所以边境无忧,十三叔何不在京城多待一些时日,好好陪陪皇爷爷,
他年龄大了,身边需要有亲人陪伴,有十三叔在正好可以姐啊,皇爷爷思念亲人之忧。”
代王朱桂苦笑道:“都陪老爷子这么长时间了,再陪下去他就该烦了,刚开始还挺亲热的,后来就冷淡,再后来就不耐烦了,呵呵呵……”
“况且我在京城这么长时间,如果还不回去也说不过去,那些御史言官说不定就要上书弹劾了。”
朱允熥笑道:“他们没事就喜欢弹劾这个弹劾那个,你不必理会他们。”
说笑一阵,代王朱桂仍旧请求回到大同封地,朱允熥也知道不能再留他,便“勉强”答应了下来。
……
“爹,孩儿要走了……您老多保重……”
大善殿里,向来大大咧咧脾气暴躁的代王朱桂流下了眼泪,哭得像个泪人一样跪在朱元璋面前道别。
“咱知道,咱知道,你回去的路上慢点儿,不要太赶……”
朱元璋要与自己的儿子分别,也不由得受感,嘱咐道:“到了封地就好好的,千万不要在做出格的事了,你都这么大人了,不要让咱再操心……
还有你是大明的藩王,要时时刻刻记得自己的职责,抵挡外族入侵,守护一方百姓,忠于朝廷……”
“是,孩儿记住了,多谢爹爹教诲……”
朱元璋拍拍他的肩膀,眼睛也有点红了,语重心长的道:“咱现在年龄大了,如今大明的皇帝是允熥,按照辈分,虽然他是你侄子,
可你要记住,皇家是先论尊卑上下,然后才论亲情,你应该敬着他,忠于他,这样你才能过得安生……”
“咱心里清楚,允熥是个看重亲情的,只要你们别招惹他,他轻易不会找你麻烦的,你懂了吗?”
“是,孩儿明白了,请爹您放心,孩儿一定本分守己,恪守忠义,绝不招惹事端,爹您放心吧。”
“唉……”
朱元璋叹息了一声,眼睛里面充满了离别的不舍:“去吧,去吧,再晚就赶不到驿站歇息了……”
“是,孩儿去了,请爹保重……”
虽然心中有浓浓的不舍,可代王朱桂还是离去了。
之后晋王朱棡也向朱允熥请辞,毕竟他是和代王一起回京的,也不好再逗留下去。
不过任他怎么说朱允熥都没有同意,坚持让他留在京城。
现在是宣武三年,按照历史上的年份,应该是洪武三十一年,也就是在这一年里,先是晋王朱棡在三月底离世,
然后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朱元璋在六月底撒手人寰,龙驭宾天。
朱允熥不知道晋王朱棡的离世对于朱元璋的打击有多大,但是看到自己三个嫡子全都离世,伤心难过是肯定的,
朱允熥只盼着能够把晋王留在京城,借着宫里的御医悉心医治,缓解他的疾病,延长他的寿命,或许这对于朱元璋来说也是一个安慰。
……
“这个方孝孺,莫非他很闲吗!”
“还有解缙,他不是在家读书吗,怎么没有一点长进!”
谨身殿里,看着锦衣卫指挥使蒋瓛送上来的奏报,朱允熥不由得有些生气。
因为在这份奏报当中,说汉中教谕方孝孺对朝廷在三佛齐设立宣慰司的做法很是不满,不仅在自己家里对自己的学生蒋说,还在学堂里面对学子说,
而且在公开场合,丝毫不掩饰自己不满的情绪,一再指责这是朝廷鄙政!
“方孝孺和解缙他们一个在汉中,一个在江西,怎么就搅合到一起去了?你们锦衣卫可有查明?”朱允熥不满的问道。
“回禀陛下,解缙和方孝孺虽然未曾谋面,可是听说解缙对方孝孺的学问人品非常推崇,不止一次的对亲友学生夸赞……”
蒋瓛继续说道:“后来,解缙给方孝孺去过几封信,请教学问上面的事,这一来二去就谈到了朝廷政务……”
“陛下,他们二人对于朝廷在三佛齐设立宣慰司颇有异议,一来说这是劳民伤财,空耗国力,
二来觉得这是马和带领士卒前往,利用武力迫使他们屈服,这才有了三佛齐首领梁道明入京请求一事……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